热搜产品

中国生猪产能分布热力图

2021-08-16 0

中国生猪产能分布热力图,悄然变化惊人

一、生猪产业区域分布

为加快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保障猪肉产品有效供给,农业农村部于2016年制定了《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文件中明确指出:综合考虑环境承载能力、资源禀赋、消费偏好和屠宰加工等因素,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分类推进重点发展区、约束发展区、潜力增长区和适度发展区生猪生产协调发展。 

图表:生猪生产发展规划区域划分

微信图片_20210816130720.jpg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光大期货研究所

二、生猪调运大区管控

今年5月,农业农村部印发《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工作方案(试行)》,自2021年5月1日起加强生猪调运监管,除种猪、仔猪以及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无疫区、无疫小区生猪外,原则上其他生猪不向大区外调运,同时推进“运猪”向“运肉”转变。

各大区牵头省份由大区内各省份轮流承担,轮值顺序和年限由各大区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联席会议(以下简称分区防控联席会议)研究决定,轮值年限原则上不少于1年。北部、东部、西南和西北4个大区第一轮牵头省份由各大区生猪主产省承担,分别是辽宁、山东、四川和陕西省。

图表:全国生猪5个大区划分

微信图片_20210816130858.jpg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光大期货研究所

三、分省养殖恢复进度

1、分省存栏分布

目前我国生猪存栏主要集中在西部(四川、云南)及中部(山东、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区,6个省份的生猪存栏量超过了3000万头。(新疆、西藏未做统计)

图表:全国分省存栏分布图

微信图片_20210816130958.jpg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光大期货研究所

对比各省2017年生猪存栏数据,四川、云南、安徽、江西、辽宁、黑龙江、福建、浙江、新疆、宁夏、西藏等11个省份的生猪存栏量已超过2017年水平。河南、湖南、广东、河北、贵州、重庆、陕西、天津等省市的存栏量也已经达到2017年的90%以上,其中湖南、重庆、陕西已经达到2017年的99%。除北京(20.59%)外,其余省份也恢复到了2017年的70%以上。

图表:全国分省存栏恢复进度图(万头,%)

微信图片_20210816131041.jpg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光大期货研究所

2、分省出栏分布

随着生猪存栏的不断恢复,各省市上半年的生猪出栏量也随之增加。根据目前已公布的数据来看,湖南以51.6万头的微弱优势,超越存栏量第一的四川,凭借2980.3万头的成绩占据出栏量的榜首。河南、四川则分别以2966.53万头、2928.7万头分列二、三位。

图表:全国分省出栏分布图

微信图片_20210816131248.jpg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光大期货研究所

进一步观察发现,湖南、河南、四川、山东、江西、湖北、六省的生猪出栏量均在2000万头以上;除了云南、广东、安徽、广西、黑龙江和江苏六省的出栏量位于1000-2000万头区间,其余省份的出栏量均不足1000万头,宁夏和北京的出栏量甚至低于100万头。

图表:2021年上半年各省出栏量同比变化(%)(新疆、西藏未做统计)

微信图片_20210816131340.jpg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光大期货研究所

通过出栏量的同比变化也可以发现,全国各省均实现同比增长的态势,除浙江(6.4%)和贵州(9.2%)以外,大部分省份的增速在20%以上,江苏增速最快,为81.1%(由于北京出栏数量太小,不考虑其同比增加),主要原因为江苏在本轮非洲猪瘟疫情下产能损失较为严重,恢复效果较为明显;其次是湖北,为74.6%,主要原因为2020年新冠疫情对于当时湖北省的生猪出栏影响较大。

四、生猪调入、调出省份变化

非洲猪瘟后,由生猪调出省份变为调入省份的有:新疆、广西、福建,由调入省份变为调出省份的有:云南、甘肃、贵州、四川。

图表:非瘟前生猪调入、调出省分布

微信图片_20210816131440.jpg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光大期货研究所

图表:非瘟后生猪调入、调出省分布

微信图片_20210816131508.jpg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光大期货研究所



信息来源:微信公众号中畜牧业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