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产品

农产品为什么要做品牌?怎么做?

2021-12-23 0

      导语:《品牌农业4》首次揭示新时代中国农业品牌建设的道路和方法,让各级政府和龙头企业不走弯路、错路。

      文/神农岛执行主编 莱特

      中国地大物博,文脉深厚,是世界农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小米)和菽(大豆)的国家,曾开辟出史无前例的世界交流大动脉——“丝绸之路”,创作出世界上最早、最先进的农业科学著作《夏小正》《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从本源上提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药食同源”等宇宙观、生态观和养生观,为全世界贡献了不可替代的农业资源、农业科技和农业哲学。

      作为农业经济时代的世界强国,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餐饮、中医药等成为耀眼的国家名片,输出和影响全世界,以至西方用china(瓷器)称呼中国。

12.23-4.jpg

      然而,自19世纪开始,中国逐渐落后,曾经的世界农业强国开始衰落。

      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用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的奇迹。

      如今,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形成全社会的理念共识和行动指引。

      农业品牌建设,作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抓手,以及实现产业兴旺、企业强大和消费升级的现实路径,正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与此同时:

      五常大米、哈密瓜、西湖龙井、阳澄湖大闸蟹等品牌“公地困局”依然普遍;

      没有区域实名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模式依然在全国盛行;

      把品牌建设等同于LOGO、口号、设计和广告的依然大有人在;

      80%的中小农业企业依然抱着“金饭碗”没饭吃或吃不饱;

      蓝田股份、万福生科、香梨股份、雨润、汇源等企业的教训仍在不断重复;

      恒大集团、万达集团、网易、万科等大企业的农业投资梦在不断游离和解构;

      中国农副产品依然普遍以高成本、低价值、低效率、高风险的方式,延续“中国制造”的“无奈”;

      作为世界茶叶的祖师爷,中国至今尚未诞生“立顿”式的强势茶叶品牌;

      原产中国的猕猴桃,被新西兰以佳沛奇异果品牌在全世界大行其道,称霸高端市场;

      雀巢咖啡、新奇士橙、正官庄高丽参、加州巴旦木、波尔多葡萄酒、荷兰郁金香、孟山都种子、阿拉斯加帝王蟹、澳大利亚牛肉等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攻城略地”;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仍然没有出现世界级的国家农业品牌名片。

12.23-5.jpg


      今天,看似轰轰烈烈的农业品牌建设,对于中国地方政府和企业来说,依然是一项崭新的课题,在理念、路径和方法上,存在很多误区和盲点,走了很多错路和弯路,亟须明道、优术和纠偏。

      这些错路和弯路,浪费了产业与企业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贻误了宝贵的发展机遇,甚至造成重大产业决策失误和企业倒闭。

      幸运的是,资深农业品牌专家娄向鹏、郝北海十年磨一剑,联袂推出《品牌农业4:新时代中国农业品牌建设的路径与方法》,以福来咨询团队亲身参与的上百例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建设实践为依托,以中国人民大学品牌农业课题组的专项研究为基础,立足中国特色,借鉴世界经验,系统创导中国农业品牌建设的理论体系、战略路径、落地方法和实用工具。

      为什么品牌强盛是乡村振兴和产业兴旺的战略抓手?

      为什么说农业品牌建设必须是一把手工程?

      为什么农业品牌建设要“政府企业双轮驱动”?

      为什么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必须实名制?

      省市县三级政府如何科学分工、高效联动?

      为什么说“战略寻根”是农业经营的“百年大计”?

      为什么说“品牌找魂”是农业品牌建设的“灵魂”?

      联合体企业为什么是破解中国品牌农业困局的根本路径?

      成功的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到底做对了什么?

      失意的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到底走了什么错路、弯路?

      这些都是中国农业品牌建设的核心命题和灵魂拷问,也是《品牌农业4》要探究与回答的中国式路径和方法。

12.23-6.jpg

      作为北京福来咨询创始人和中国人民大学品牌农业课题组的核心专家,两位作者长期从事中国农业品牌建设事业的实践和研究,奔走一线,为宁夏枸杞、横州茉莉花、盱眙龙虾、三江早春茶、仲景食品、湘村黑猪、沁州黄小米集团等各级政府和龙头企业提供战略咨询服务,善于从市场出发,直击痛点和难点,抓住本质,高效解决根本问题。

      《品牌农业4》系统阐释了“双轮驱动”“三极联动”“战略寻根”“品牌找魂”“消费集体意识”“心智公共资产”“品牌图腾”“灵魂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实名制”“激光传播”等福来原创的战略品牌营销思想和方法论,市场实践和理论总结融合,全球视野和中国特色兼顾,对中国品牌农业事业正在产生积极的推动力和深远的影响力。

      《品牌农业4》是福来咨询“品牌农业三部曲”的升级和升华,作者希望用一本书,透析一个行业的痛点与难点,找到根本解决之道——从根源上纠正理论混乱和道路错乱,让政府和企业少走错路、弯路,也为读者朋友们节约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做农业,不走弯路是最大的捷径!这正是作者的口头禅。

      娄向鹏表示,他最大的“私心”,是期冀《品牌农业4》能成为中国农业品牌建设的教科书,为我们这个农业大国,找到新时代品牌强盛的路径和方法。并在未来的5-10年,协助政府和企业打造100个产业名片和国家名片级的农产品品牌,推动中国农业的伟大复兴。

      正是源于作者19年的深度实践与思考,以及上百个政府和企业项目的验证,《品牌农业4》的出版,引起了行业的广泛关注和普遍好评,成为众多领导干部和企业家案头必备的决策参考和行动指南,尤其赢得了65位党政领导、企业家、媒体人和专家学者的联袂推荐,这在农业领域尚属第一次。

12.23-7.jpg

      资深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合作社研究院院长孔祥智的推荐语颇有代表性:

      关于农业品牌建设,读这一本就够了!

      来源: 福来 神农岛 

      转载: 福来 神农岛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