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产品

云南、广西、江西、福建等省牛羊产业5年规划出炉!

2022-01-08 0

福建:2025年草食动物出栏达1500万头(只),奶产量达23万吨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奶产量达23万吨,草食动物出栏达1500万头(只);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90%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3%以上。

对此,《方案》指出要优化畜牧业产业布局,支持南平、三明、宁德等优势产区扩大优质奶畜和牛羊兔生产,提高生产水平;《方案》提出要推动优质饲料资源开发,培育推广优质牧草新品种,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建立健全秸秆和饲草收购、加工、储运体系;《方案》提到,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屠宰厂,开展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鼓励屠宰加工企业推进肉品精深加工,引导屠宰加工企业向养殖主产区转移,推动畜禽就近就地屠宰。到2025年,新改建标准化畜禽屠宰加工企业25个以上。

广西:2025年,牛羊肉年产量25万吨,牛年出栏170万头以上、羊年出栏400万只以上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九大措施加快牛羊产业发展,到2025年,全区牛羊肉年产量达到25万吨,其中牛年出栏170万头以上、羊年出栏400万只以上。广西出台九大措施支持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出栏牛170万头以上,羊400万只以上。

《意见》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措施。《意见》提出,对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及被认定为国家级肉牛、肉羊核心育种场的,予以奖励;要实行牛良种冷冻精液、良种公羊、良种母牛产犊补贴政策。

为进一步做好疫病防控工作,《意见》提到要开展布鲁氏菌病、结核病、口蹄疫、牛结节性皮肤病等主要牛传染疫病监测净化工作,创建一批无规定动物疫病养殖场、无规定动物疫病小区。

为解决养殖用地难题,《意见》提出,鼓励依法利用荒山荒坡、滩涂、农村闲置设施农业用地和存量低效闲置建设用地发展牛羊养殖;将牛羊养殖及与其直接关联的自用粪污处理、检验检疫、清洗消毒、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用地作为设施农业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可使用一般耕地,不需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牛羊养殖设施原则上不得使用永久基本农田,涉及少量永久基本农田确实难以避让的,按照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区设施农业用地管理的规定执行。

江西:打造肉牛大县和肉羊大县各20个,牛出栏150万头,羊出栏500万只

江西省出台《关于推进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表明,以赣中、赣中南肉牛优势产区和赣西、赣西北、赣东北肉羊优势产区为重点,实施整县推进发展战略,通过政府、企业、农户和金融机构等协同发力,打造20个肉牛大县和20个肉羊大县。同时江西还出台推进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打造40个肉牛羊大县。

《意见》指出,力争到2025年,江西全省牛羊肉产量达到30万吨,实现牛羊产值250亿元。其中:牛出栏达到150万头以上,牛存栏稳定在250万头左右,牛肉产量20万吨;羊出栏500万只,羊存栏500万只,羊肉产量10万吨。

《意见》明确表示,鼓励市县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贷款贴息等方式,重点支持牛羊养殖场户标准化改造、良种繁殖场建设、饲草种植及开发利用等;建立牛羊大县激励机制,对牛存栏5万头以上、羊存栏10万头以上的县(市、区)进行奖励,奖励资金用于扶持当地牛羊产业发展。

云南:九大措施支持肉牛产业,新增肉牛存栏3万头以上的县最高奖励500万

云南省支持肉牛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措施指出,2020—2022年,对新增肉牛存栏3万头以上、新增存栏排名前3位的县、市、区,省财政每年给予奖补500万元,排名4—6位的,奖补200万元,排名7—10位的,奖补100万元。

支持优质育龄母牛扩群增量。2020—2022年,对肉牛养殖企业从国外新引进优质育龄母牛的,按照1000元/头给予一次性奖补,由省财政承担50%,州市、县财政合计承担50%。

2020—2022年,对肉牛养殖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每年收贮全株青贮玉米1500吨以上的,采取“先贮后补”的方式,省财政按照60元/吨给予奖补。

云南保山:2025年肉牛存栏达140万头,投入2000万元支持肉牛产业

云南省保山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了《保山市肉牛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关于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实施:产业布局“3311”工程、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饲草饲料稳定供应、防疫体系建设保障、人才培育与技术支撑、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标准化养殖示范、流通与交易平台建设、肉牛特色品牌打造“十大工程”。按照“三年打基础、五年成规模、七年达目标”的总体部署,到2025年,保山全市肉牛存栏达140万头,出栏50万头以上,综农合产值达100亿元以上,努力把保山建成全省重要的绿色优质肉牛生产加工基地。

从2020年起,市级财政将连续5年安排肉牛产业发展资金。2020年初预算已安排2000万元财政奖补资金,主要用于能繁母牛保险、体系建设、贷款贴息及担保费用三个方面,为加快全市肉牛产业发展步伐,把保山建成全省重要的绿色优质肉牛生产加工基地提供财政支持与保障。

摘编《牛羊宝典》 2021-02-03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