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利用5至10年时间,推动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产业产值接近万亿级目标。我省农业资源丰富、生态优良,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多年来产业整体规模小、龙头企业数量少、精深加工产品不多的局面一直未有明显改观,产业链条短更是成为制约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最大短板。围绕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我室调研组赴汪清县好记酱油公司开展了典型调查,梳理总结了“好记”酱油通过项目建设实现农产品精深加工向纵深突破的经验做法,为全省打破农产品精深加工困局提供一个成功范例。
一、资源和资本联合助力“老字号”腾飞
2018年,汪清县凭借优质的原料资源和优良的营商环境,在时任县领导以情留人、以政策吸引企业的感召下,成功引入有百年传承的宋家酱园第五代传人带来的好记食品产业园项目,为汪清县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注入新鲜血液,有力地带动了县域经济,打破了农业生产、精深加工、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相互割裂的状态,在促进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盘活了周边农业资源,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好记食品产业园项目总投资49亿元,依托汪清县优质地下水资源和周边地区有机大豆、有机糯米、有机大米、木耳山珍、黄牛等特色资源,以及利用俄罗斯、朝鲜、韩国的生蚝资源进行食品深加工,建立了世界最大的古法木桶发酵有机酱油生产基地、山珍拌饭酱及原汁蚝油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有机料酒生产基地和冰雪温泉影视城项目。项目将于2021年底整体完工,预计可实现年收入167.5亿元,上缴税金20.5亿元,能够解决就业2000余人,带动当地农民人均年收入增加1万元以上,增加当地物流业、旅游业年收入15亿元以上。
(二)提升了核心技术水平,拉长了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条。企业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接中国农科院进行产品研发和技术攻关,先后斩获发明专利8项,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通过6项国际质量安全体系认证,其中包括由美国食品零售业工会颁发的中国大陆首张调味品行业食品安全与质量规范SQF认证证书,实现了产品全球免检。今年以来,企业进行为期40天的技术攻关,14项核心技术指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8项指标远超日本,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际标准。
(三)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了产业丰厚度。依托汪清县冰雪相融、山水相依、温泉水质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革命老区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企业建设了以影视作品为龙头、以服务影视工作者生活为基础的冰雪温泉影视城项目,创作了以习近平总书记题词“托起明天的太阳”为主题的电影剧本,以“好记酱油”为背景的《宋家酱园》,以“励志”为主题的《老驴》,以及“扫黑除恶”题材等多部电视剧剧本。好记食品产业园,以农产品深加工拉动周边种植业发展,以工业旅游、影视文化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反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实现了一二三产业间融合互促,拓展了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丰厚度。
二、以市场牵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升级
“好记”将打造百亿级食品产业园区、创造中国高端调味品第一品牌作为未来十年的奋斗目标。在生产基地一流水平、产品研发国际领先的情况下,“好记”坚持以现代市场经营理念奠定企业成功的基石,着力打开销路,让“好记”酱油走红市场,实现以市场牵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升级。
(一)坚持市场导向,精准定位消费者需求。企业在项目前期着眼于市场调研,并运用大数据系统对目标群体进行分类,在中心城市投放非卖品试用装,获取目标群体的口味需求和价格定位,将顾客的需求转化为“一城一味”的设计理念和产品体系,满足不同区域消费者的口味需求。如:针对北京市场研发京味老酱油,针对天津市场研发津味老酱油,针对成都市场研发川味老酱油,针对东北市场研发东北老酱油等。终端产品在不同城市热销热卖,这些产品得到消费者欢迎,主要得益于市场调研充分和细致。
(二)细分产品类别,全力推进供给侧改革。根据市场定产品,根据行情调结构。企业经营紧追市场,销售业绩蒸蒸日上。据“观研天下”行业数据显示:2019年,在全国1261万吨酱油消费总量中,家庭渠道酱油总消费量378.3万吨,占比为30%,而高端酱油(12元/瓶以上)的消费量189.2万吨,在家庭渠道酱油总消费量中占比为50%。
“好记”紧盯这部分高端酱油的目标客户群体,业绩以年增6%以上的速度在增长。为迅速抢占市场,“好记”细化产品分类,完善营销策略,制定短期试用产品、冲量薄利产品和盈利产品。通过短期试用产品邀请客户首次尝试,在上市初期快速收获消费者认知;冲量薄利产品通过价格微调机制,抢占产品市场份额,培养消费习惯,树立品牌高端形象,逐渐转为拳头产品。行业网站预计,到2029年,全国家庭渠道高端酱油市场总容量为330万吨,“好记”高端有机系列酱油将全部覆盖酱油高端品种,预计可抢占全国高端酱油家庭渠道市场份额的6.1%左右。
(三)强化品牌效应,以创新赢得同质化竞争。一是把好质量关。企业秉承“好记”出品必是精品的理念和追求,在生产环节狠抓产品品质,引进国际最先进的生产设备,通过精益求精的加工工艺、至臻至善的生产体系全力打造让消费者爱不释手的酱油产品。二是塑造大品牌。企业将百年酱园的历史积淀升华为载德承道的企业文化,以良心出产品,以匠心出精品,全力打造消费者认可的业界“第一品牌”,让“好记”品牌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认可的大品牌,成为吉林省的贵州“茅台”、黑龙江“五常大米”。三是坚持创新路。企业在技术研发环节聚力创新,加大投入,力求人人都能在该系列产品中找到契合不同应用场景使用的产品,通过先行试产高端有机酱油系列“明星”产品,全面推出山珍拌饭酱、原汁耗油、有机料酒等“拳头”产品,不断丰富产品覆盖面,提升产品层次,进而在同业、同质化竞争中赢得先机。
三、好记百亿级食品产业园项目带给我们的启示
“好记”项目打造一产有机种植基地、二产有机产品生产基地、三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冰雪温泉影视城基地,用大胆实践探索了产业融合发展的先行案例,为吉林省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我们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一)民营企业家的“安全感”源于党委政府的人文关怀,这是软环境建设的关键。“好记”投资方代表认为,企业在哪落地,首要不是看政策如何优惠,而是看地方对企业服务的态度,最关键的是看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对企业家是否真诚,是否真正把企业时刻放在心上。“好记”花落谁家,当时有过考量,北京市亦庄经济开发区招商的各方面政策都比汪清优越,但投资人感受到的是汪清县党委主要领导对“好记”项目求贤若渴,对企业家肝胆相照、全力支持,其人文关怀远胜亦庄。党委政府领导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好记”,汪清县干部作风务实、民风淳朴,全县上下像爱护家园一样助力“好记”。遇到问题和困难马上解决,凡是好处、利益,全县干部从不伸手,这是县委定的铁纪律。有了人文关怀,但能不能长久,同样是企业家非常“上心”的事。我省县市正在换届,如何把干净干事有担当善突破的干部选上来是一项重要任务,如何让人文关怀持续接力,让营商环境锦上添花,也是本次换届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二)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招商引资上项目,更重要的是应把着力点放在创品牌、打市场上。吉林的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关键在于产业的大发展。围绕产业上新项目、好项目、大项目,这是必须要做的功课。但仅做了招商引资工作还远远不够,项目引进来了,关键在于把准市场,使产品受到市场的接纳,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这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义。吉林很多企业家在开拓市场方面存在短板,同时我们一些地方领导经济工作的功夫还不到家。这既是吉林省的实际情况,也是不少企业家反映的现实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大功夫补短板,及时调整工作着力点,从政策出口上切实推动企业推介产品,培塑品牌,打开市场。创品牌、打市场不是停留在文件上,要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当下的融资难问题。针对部分金融机构思想认识上“不愿为”,运行机制上“不敢为”,信贷业务上“不会为”等问题,有效引导金融业优先支持扎根实业、主业突出、管理规范,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具有核心技术的民营企业,根据不同行业发展周期的金融需求,灵活制定不同产品组合。创品牌、打市场,政府要找准切入点,让较少的资金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解决个别企业想做又做不了的事。
(三)现代市场经营理念是吉林企业家急需补上的功课,也是各级政府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吉林企业要发展,必须过好市场这一关。“好记”投资方深刻阐述了现代市场经营理念:没有市场,就没有销路,厂房就是一堆废铁。商品定价既要让不同消费人群都能找到适合的产品用的起,又要让目标群体能用的安心,这需要企业有“以市场为中心”的品牌策略和营销战略。吉林许多中小企业家、个体商户不懂营销策略,产品投放市场前不能精细锁定目标受众,产品品类不够丰富,销售策略千篇一律,“量体裁衣”措施不足。“好记”的市场理念正是吉林省很多企业家最缺乏的。当下吉林省农产品市场品类繁杂,同系列同品质产品质量评价体系标准不健全,产品进入市场要么高估品质,不顾行情漫天要价,要么低估价值自产自销,无序竞争恶行循环。这一方面需要吉林企业家以现代市场理念有效应对,另一方面,又需要政府加强统筹,科学管理,形成吉林农产品的市场合力。
(四)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好产业链文章,项目引进后的政策服务要快捷灵活。我省没有好项目时忙于招商,招来了好项目原料又供应不上。这是我们产业链的问题,也是产业政策不够灵活的表现。延边地区有大豆种植的传统和优势,但有机大豆、有机小麦的产量却满足不了“好记”项目的原料需求。“好记”有机大豆年度采购量6万吨,有机小麦3.5万吨,汪清县域内有机大豆年产量只有386吨。目前,好记有机大豆、有机小麦原料采购主要在黑龙江嫩江、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山东河泽、单县、曹县等地。料酒项目主要原料有机糯米、有机大米,山珍酱项目所需有机牛肉、榛蘑等,采购地分散在黑龙江五常市、辽宁建平县、江苏凤阳县、内蒙古通辽科尔沁等地。“好记”项目在我省,但原料供应都被邻省拿去了,我省是“近水楼台不得月”。建议在延边地区建立吉林省首个有机农产品种植示范区,扩大有机大豆、小麦种植面积;在中西部地区扩大绿色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种植面积,实现“好记”的二产三产能够与我省的一产直接融合。
(五)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是保持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省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要抓紧补短板。我省大部分农产品成熟期和上市期较为集中,多数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科技含量低,产品质量不稳定,对整个农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带动作用小。一些企业对科技创新认识不够,对产品研发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我省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好记”品牌对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高度重视,2021年舍弃7000多万元业绩,开展为期40天的技术攻关和研讨,14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他们的做法值得借鉴。当前农产品产销模式正处在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高科技转型的关键时期,我省面临国际国内市场消费升级的双重挑战,提高农产品研发能力,打造高科技含量的精细化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已时不我待、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