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吉林省财政厅文件
吉林省乡村振兴局
吉农园发〔2021〕9 号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吉林省财政厅 吉林省乡村振兴局关于印发《吉林省加快黑木耳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市(州)农业农村局、财政局、乡村振兴局(扶贫办),长白山管委会农业农村和水利局、财政局、乡村振兴局(扶贫办), 长春新区农委、财政局、乡村振兴局(扶贫办),各县(市、区) 农业农村局、财政局、乡村振兴局(扶贫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 神,加快推进“吉林长白山黑木耳”产业发展,结合我省实际, 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和省乡村振兴局研究制定了《吉林省加快黑木耳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现印发你们,请抓好落实。
吉林省加快黑木耳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 神,加快“吉林长白山黑木耳”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战 略实施,推动我省从黑木耳资源大省向产业发展强省转变。现就 “十四五”期间加快黑木耳产业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明确产业发展目标任务。充分发挥长白山独特自然资源禀赋,利用黑木耳种质资源富集、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上乘优良等产业发展基础优势,着力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强化全产业链统筹布局,打造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黑木耳现代农业产业经济带,实施“吉林长白山黑木耳”品牌发展战略,聚力创建国家黑木耳产业集群成链,推进黑木耳产业整体转型升级,加快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培育成为全省乡村振兴发展的战略支柱产业。到 2025 年,基本形成技术装备先进、资源要素聚集、经营规模适度、一二三产融合、生态环境可持续、农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农民持续增收的黑木耳产业现代化发展格局。全省黑木耳产业规模发展到 35 亿袋,农业生产产值达到 130亿元,综合产值突破 300 亿元。“吉林长白山黑木耳”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 品种植总面积达到 80%以上。
二、加强产业发展区域规划布局。深入实施“长白山山脉百 公里黑木耳长廊建设”工程,持续巩固吉林省全国黑木耳核心主 产区地位。“十四五”期间,培育形成“一区一基地一中心”产业发展新格局。即:一是打造全国黑木耳标准化生产样板区,重点在汪清县、敦化市、安图县和蛟河市等黑木耳种植核心区域,整县创建“吉林长白山黑木耳”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努力实现统一菌种、统一配方、统一生产工艺、统一栽培模式、统一服务平台。二是建设黑木耳现代化加工基地,在吉林市、白山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黑木耳产业发展基础好、种植规模大、加工能力强的县域,通过优化区域财政、金融、土地等要素配置,促进加工企业集聚,推进黑木耳工厂化建设;建设产学研示范基地,拉长产业链条,打造黑木耳精深加工高地。三是培育全国黑木耳经贸集散中心,升级改造蛟河黄松甸、汪清天桥岭、敦化黄泥河等黑木耳区域产地市场,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引进社会资本和重大项目,加大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全完善物流、信息和经贸体系,实现贸易量、贸易额扩增,建立辐射全国贸易网,打造北方区域黑木耳流通集散中心。
三、创建国家级“吉林长白山黑木耳”产业集群。按照全产 业链、全价值链“调结构、转方式、稳增长、提效益”的创建工 作思路,走出“标准化、集约化、工厂化、科技化、品牌化、组 织化”产业发展新路,努力把长白山黑木耳产业培育打造全省乡 村产业集群样板。聚焦长白山黑木耳产业核心区域,以敦化市、 蛟河市、汪清县和安图县等 4 个县(市)为重点,突出打造“五园三基地三平台”。即:按照“全产业链布局、县市错位发展” 的原则,重点建设蛟河万亩黑木耳标准化种植示范园、敦化黑木 耳标准化生产园区、汪清小木耳现代农业产业园、汪清百益黑木耳产业园和安图黑木耳综合加工示范园区等 5 个长白山黑木耳产业园区;突破黑木耳良种繁育“卡脖子”关键技术,重点建设敦化标准化黑木耳菌种扩繁、敦化黑木耳菌种研发及种质资源保护、蛟河黑木耳生物育种等 3 个长白山黑木耳良种研发扩繁基地;加快提升黑木耳产业集群公共服务水平,创建蛟河加工仓储营销一体化服务平台、吉林长白山黑木耳产业科技服务平台和吉林长白山黑木耳区域公用品牌宣传平台等 3 个社会化信息服务平台。力争利用 3 年时间,形成产业结构合理、产业链条完整、技术装备先进、资源要素聚集、经营规模适度、一二三产融合、生态环境 可持续、农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农民持续增收的吉林长白山黑木 耳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将我省打造成为全国黑木耳标准化栽培生 产基地、全国黑木耳菌种原种保护及扩繁基地、全国黑木耳精深 加工基地和长白山特色黑木耳贸易集散中心。
四、开展黑木耳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坚持质量兴农、 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强化标准引领,推进科技创新,突出品牌打造,选育一批富有独特品质的黑木耳菌种,建设一批绿色标准化黑木耳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带动性强的黑木耳农业企业,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吉林长白山黑木耳”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推动全省黑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快推进菌种培优。发挥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团队食用菌科研领军作用,建设长白山黑木耳菌种资源库,加快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黑木耳品种,实现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消费需求。引进和开发菌种保存技术和驯化选育技术,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和培训工作,培育出规模栽培的优质黑木耳主导品种。培育壮大菌种生产企业,在核心生产区培育 3—5 家黑木耳专业化菌种企业,形成集新品种研发、菌种保藏、菌种测试与推广、菌种检测为一体的黑木耳菌种生产基地,确保标准化黑木耳菌种有效供应,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保障黑木耳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加快推进品质提升。持续开展全省优质黑木耳评选活动,在“吉林长白山黑木耳”地理标志保护区域内,每届遴选 15—20 个品种优良、品质优异的黑木耳“高端精品”产品,引领带动全域黑木耳产品品质提升。严格菌种、菌袋市场监管,规范基料灭菌无害化投入,推广绿色生产模式, 净化产地环境,构建长白山黑木耳品质核心指标体系,建立品质评价方法标准,推动分等分级和包装标识。三是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快制修订“吉林长白山黑木耳”产地环境、投入品管控、杀菌灭菌药物残留、产品加工、晾晒储运、品牌打造、分等分级等关键环节生产标准,推动建立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认证一批“吉林长白山黑木耳”标准化生产基地,支持基地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良好农业规范(GAP)登记认证,创建全国有机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区。四是加快推进品牌建设。深度实施“吉林长白山黑木耳”品牌发展战略, 加快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发展体系,培育壮大品牌发展联盟,营造抱团闯市场、创品牌良好环境。建立“吉林长白山黑木耳”品牌标准,在汪清、蛟河 2 个国家级黑木耳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行全域依标、全程贯标,鼓励各级龙头企业和示范合作社自主创新,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的黑木耳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挖掘和丰富长白山黑木耳品牌内涵,培育品牌文化, 加强品牌宣传推介,利用农业展会、产销对接会、电商等平台促 进品牌营销,提升品牌影响力。培育“吉林长白山黑木耳”进入 “全国百强农业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成为国家级农业品牌。
五、优化黑木耳产业发展环境。(一)加强组织领导。省农业农村厅牵头成立“吉林长白山黑木耳”产业集群工作专班,落实产业集群“群长”负责制度,统筹指导全省黑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二)加强财政支持。黑木耳主产区的县级财政可统筹有关涉农资金,优先支持当地黑木耳产业发展。重点用于支持黑木耳优良菌种培育研发、绿色生产技术推广、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特色作物种植保险、扩大生产规模贷款贴息、国内外主销区市场开拓、“长白山黑木耳”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等方面。(三)强化科技支撑。发挥吉林农业大学食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科研技术优势,支持主产区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创建院士工作站,率先在黑木耳产业推进科企深度融合,抢占世界黑木耳科技研发制高点;组建“吉林长白山黑木耳”科技服务团,落实科技指导员制度,定期组织基层农技人员、规模种植农户开展生产技术培训。(四)强化宣传推介。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新媒体等各 类媒体媒介,广泛开展“吉林长白山黑木耳”品牌宣传,利用中 国品牌日活动、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长春农产品博览会等平 台,扩大展示推介,擦亮叫响“吉字号”品牌黑金名片。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 2021年 6月 1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