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产品

果蔬供应链应该怎么做?日本最大果蔬供应链公司告诉你正确玩法

2021-11-23 0

      我国农产品产量很高,但是目前还是处于多而不精。种植面积与产出比例很大,目前存在产地分散、种植混乱、采后管理粗糙,流通物流跟不上等等一系列问题。在发展生鲜蔬果流通时,目前主要有三大困境:

      1

      //生产规模

      农业生产规模普遍多为小型果园,少有大型农场及产地。其次是零售流通的多元化,彼此间进货标准与主要客群差异,难以整合从销售端到需求端的供应链,进而效率化经营。

      2

      //消费者喜好

      近年来消费者喜好变化迅速,蔬果品种、包装、规格需求趋于多元,定制化趋势及产品的标准化导致生产端难以满足需求。

     3

      //流通

      国内农业生产效率不佳,难以即时满足消费者定制化需求,成为发展生鲜蔬果流通时的关键痛点。

11.23-3.jpg

      基于我国生鲜供应链端一系列问题,我们看看日本供应链如何做的。

11.23-4.jpg

      Farmind 株式会社是日本最具规模的蔬果流通公司,在日本各地设置的14个蔬果加工及物流中心,以及各中心彼此间设立不超过200公里的运程规划,使其具有将日本国内农产品与国外进口蔬果,迅速配送至全日本各地重要零售通路的配送能力,包括如:7-11、全家、罗森、永旺、Yamazaki、Costco等,皆为Farmind的重要合作流通伙伴。

11.23-5.jpg

11.23-6.jpg

      倚靠其完备的冷链物流管理与催熟技术,Farmind拥有着覆盖日本全国冷链物流和体系,每天都有超过1000条冷链物流的线路。能确保作物生产品质能完好的到达消费者手中。以日本目前进口量最大的香蕉为例,借由参照消费端的市场需求,安排香蕉送入催熟室进行催熟,并依通路种类分切包装,倚靠其自身卓越的催熟技术与冷链运作体系,目前 Farmind 已成为日本国内最主要的香蕉供应业者,市占率达到 36%,此也是Farmind 目前进口最主要的蔬果流通加工业务之一。

      来探究下Farmind对于进口的水果与当地产地水果的处理标准的流程。

      1

      // 进口水果的标准化的流程为(例:香蕉)

      产地开发、产品开发、订货、种植、产地加工、海运、催熟加工、物流与零售。

      香蕉产地与产品开发过程中首先会评估糖度、品种、规模与人工成本,并依据国内市场端销售状况,于30日前向产地进行下订单,并依订单规划收货日期。

11.23-8.jpg

11.23-9.jpg

      关于香蕉追熟

      采收后在原产地进行1-2天的加工停留,主要进行水洗除尘、分装、追溯码标示等工序,并打冷装箱出口。经由约7-10天的海运后,送至水果加工与物流中心内,在5-7天内完成薰蒸、通关、催熟等所有手续,最后借由冷链物流配送在 1天内送至日本各地零售通路。

      其标准化的核心精神在于“品质、安全与可追溯性”。如前所述,因从产地到消费者手中大致需耗时约 1.5个月,每个环节都需经过精准控管与把关,才能维持水果到消费者手上的品质。

11.23-10.jpg

      2

      // 日本国内水果标准化的流程为:

      蔬果的标准化流程则包括:育苗、栽苗、生产管理、加工、物流与零售。

      育苗:集中育苗可以达到资源分配最适化

      栽苗:高度机械化提升栽苗效率

      生产管理:则是将产区切割成复数园区,并给予编号和指派负责人,实施统一管理。

      采收:实行高度自动化,并由人员进行预冷加工(换保温箱、装冰工序),延长其货架保鲜期,最后由物流运送至各地零售商超等。

11.23-11.jpg

      其标准化的核心精神在于“确保全年稳定供应”,故主要挑选市场需求强,商品性强的果蔬种类,也因为蔬果产品具有季节性,工作人员也会根据采收季节由北至南逐步移动工作地点。

11.23-12.jpg

      Farmind 在运营方针上,对于产地标准化的概念主要扩大分为三部分,他们认为产地标准化需要对整条产业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综合规划才有可能完成。

      农产品的标准化是农产品产业链的标准化

      生产端与销售端需求不断适配的动态标准化

      市场需求为主导的标准化

11.23-13.jpg

11.23-14.jpg

      Farmind透过两个方式来达成产地标准化

11.23-145.jpg

      ①销售大数据的调整,借由产业链资讯流的建立和数据累积,解决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资讯不对称,且也能藉由销售大数据即时掌握市场需求

      ②蔬果按照品项与进货时间,存放在不同温度控制的冷藏库,并借由几十年来的催熟加工经验累积,能依据蔬果品种、产地、包装提供近百套不同的催熟方案,再送到分切包装室进行品质挑选,最后依照流通的需求包装。

      冷链物流及加工与分销渠道的建立,则提高了配送效率与降低蔬果损耗,且解决了以往农产品难以标准化的特性。Farmind 将此两者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站式综合物流服务新模式。

11.23-16.jpg

11.23-17.jpg

      “一站式综合物流服务新模式”依据上、中、下游又可切分为“生产种植标准化”、“商品流通标准化”,以及“零售销售准化”。

      #1

      生产种植标准化

      上游的“生产种植标准化”因农产品具有季节性,故借助多元的农产品来源打破季节限制,进一步将农产品资源变成长期资源,才有进一步可能去匹配中游、下游的供应链。

      #2

      商品流通标准化

      其后,中游的“商品流通标准化”主要是物流供应链体系建立与营运大数据,两者间的相辅相成,例如依据销售状况即时调整物流配送,甚至生产端的收成时间,达到减少损耗和降低生产成本。

      #3

      零售销售标准化

      其后再至下游的“零售销售标准化”,确保合作流通依循前述所提之最佳销售模式(包括依据品种挑选、进货数量以及货架期等);最终目标是让生产端、流通端以及零售端共用同一套标准与系统,完成农产品的标准化,才能真正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实质利益。

11.23-18.jpg

11.23-19.jpg

      Farmind凭藉著自身卓越冷链流通效率与建构产地标准化流程,成为日本蔬果流通业中,生产端到销售端的供需调节者。

      目前我国国内果蔬在采后管理上的薄弱,大部分果蔬种植基地依旧是田间地头简易的分拣加工,而Farmind生鲜成本控制上从产地直采到采后标准化管理、运输流通供应链、渠道零售,从单一生鲜完成了多品类生鲜混装供应链配送。此点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未来生鲜优胜劣汰取决于渠道端对于中国生鲜的需求的把握。如何打通生鲜品产地端与供应链及自身渠道,共同真正的服务好用户,为用户高效的提供需要的商品性生鲜产品。产品的标准化也是迫在眉睫。

      部分内容来源:豐年雜誌

      图:Farmind

      转载:水果信息中心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