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产品

【“三品一标”专题】新旧“三品一标”的区别在哪?基本原则有哪些?

2022-10-08 0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不同于饥荒时代的填饱肚子,现在人们的要求是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于是在农产品的质量方面,也出现了更高的要求。如今在我国对于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中,三品一标就是优质的象征。那么,什么是农产品三品一标?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传统“三品一标”与新“三品一标”的概念区分

      产品角度的传统“三品一标” 

“三品一标” 的“三品”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一标”是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统称为“三品一标”。

      1.无公害农产品

      是指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均符合国家普通加工食品相关卫生质量标准要求,经政府相关部门认证合格、并允许使用无公害标志的食品。

1.jpg


      这类食品不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任何危害,是对食品的最起码要求,我们的食品均应符合这种食品的要求,所以无公害食品是指无污染、无毒害、安全的食品。

      2.绿色食品

      是指无污染、优质、营养食品,经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可,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的产品。由于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事物我国通常都冠以“绿色”,为了更加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称为绿色食品。

2.jpg


      绿色食品是中档食品,我国已有多家企业生产绿色食品,是人类食品在不远的将来要达到的标准。绿色食品分为两级,即A级绿色食品(生产条件要求较低的食品)和AA级绿色食品,要求质量较高,与有机食品要求基本相同。

      3.有机农产品

      是指根据有机农业原则,生产过程绝对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农药、化肥、色素等化学物质和采用对环境无害的方式生产,销售过程受专业认证机构全程监控,通过独立认证机构认证并颁发证书,销售总量受控制的一类真正纯天然、高品味、高质量的食品。

3.jpg


      有机食品是食品的最高档次,在我国刚刚起步,即使在发达国家也是一些高收入、追求高质量生活水平人士所追求的食品。

      4.农产品地理标志

      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

4.jpg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都属于安全农产品的范畴,可将三者形象地比喻为“金字塔”,塔基为无公害农产品,塔身为绿色食品,塔顶部为有机食品,越往上要求标准与控制技术越严格,产品质量安全相对地说越有保证。

5.jpg

      “三品一标”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代表农产品生产消费趋势所在。“三品一标”对消费者来讲,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要求。对国家来说,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

      “三品一标”同常规农产品生产相比,突出特点是生产经营主体明确,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高。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全程控制,实施严格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制度,加上取证后的严格监管,实现上市产品“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以保证生产的规范化和产品的安全性。当然也意味着品牌更响,价格更高。

生产方式角度的新“三品一标” 

新“三品一标”的“三品”指品种、品质、品牌,“一标”指标准化生产。

      相较于传统“三品一标”侧重对生产经营主体、产地的认证及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新“三品一标”更注重对具体生产过程进行布局、规划,以标准化为大框架,通过制订和实施标准,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重点关注优良种质的创新攻关,加强提升产品品质,同时要强化品牌意识,树立产业链观念,从而实现优质优价,更好地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农民增收致富。

      1.品种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一个品种可以成就一个产业。

      农业农村部在全国种业创新工作推进会上提出,各地各部门务必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落实,创新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分层次分类别分物种布局建设种业基地,持续提高农作物基地农田建设标准化、制种全程机械化、种子加工自动化、流程控制信息化和生产服务社会化水平,着力加强畜禽基地场区设施标准化、饲养管理自动化、测定评估智能化和疫病防控立体化建设,搞好基地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良种供应应急保障体系,为从源头上强化粮食安全保障奠定坚实基础。

6.jpg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命脉,只有种业安全有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的根基才能稳固。其实,看似“高大上”的种业,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平时我们吃的水果、蔬菜、肉蛋奶,每一次口感的提升、每一次风味的改善,都离不开品种的改良。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强化现代种业,擦亮农业“芯片”,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源头,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2.品质

      严把农产品质量关,就是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2018年农业部确定为“农业质量年”,提出农业要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唱响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主旋律,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在“农业质量年”,农业部提出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抓好绿色生产,把优质产出来。二是推动监管创新,把安全管出来。三是实施品牌提升行动,把品牌树起来。四是强化科技支撑,把品质提起来。

7.png

      近年来也是不断强化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追溯体系建设,部署落实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推动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在新发展阶段,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优质化,确保农产品“安全、优质、营养、健康”,既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和需求的重要方面,更是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和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基础。 

      3.品牌

      农业品牌建设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抓手。现代市场经济,品牌意味着品质的保障和信誉的凝结,是市场主体和区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世界农业强国也大都是农业品牌强国。

      品牌化带动了农业生产标准化,中国农业品牌正驶入快速健康发展“快车道”,有力提升了中国农业市场竞争力,成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道靓丽风景。

8.jpg

      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品牌建设,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近几年中央1号文件,都对推进农业品牌化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坚持以品牌建设为引领,将其贯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过程、各环节,打通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全产业链,向品牌要市场、要质量、要效益。

      但也应该注意到,农业品牌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生产全过程、产业各环节和广大市场主体,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共同支持、共同行动。

      4.标准化生产

      推进农业标准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手段。农业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建立健全标准体系,使农业经营有章可循、有标可依,进而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国际上把农业标准化水平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尺度,也把农业标准化水平作为是否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业现代化不仅要求农产品品种、农业生产技术要标准化,农业生产管理要标准化,还要求农业市场规范、农村经济信息建设也要标准化。

9.png

      第一,农业标准化是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根本保障。农业标准化既源于农业科技创新,又是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载体。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可以成倍地提高推广应用的覆盖面。同时,标准的提高又会推动科技创新,加速农业的科技进步步伐。

      第二,农业标准化是利用现代工业成果装备农业的基本前提。只有强力推行农业标准化,才能保证以优质的现代工业成果装备农业,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第三,农业标准化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事实上,标准与质量是密不可分的,农业标准是衡量农产品质量的依据。没有标准就没有质量,没有高标准就没有高质量,抓质量应首先抓标准。农产品质量标准既能够客观地反映市场,又能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不断改进和提高,再回到生产环节,对生产过程及其标准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农产品质量标准是农业标准体系的核心,是保障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的基础。 

10.png

      推动新“三品一标”工作,应深刻认识品种、品质、品牌、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性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和质量安全监管,筑牢种业根基,树立品牌意识,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基本原则

坚持质量第一

      落实“产出来”与“管出来”要求,推进标准化生产,实施全过程质量监管,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效益。 

坚持绿色发展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推进投入品减量增效,净化农业产地环境,把绿色发展导向贯穿农业生产全过程。

坚持创新驱动

      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推进育种创新,加强投入品使用、产品生产、加工储运等全产业链技术创新和标准制修订。 

坚持市场主导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活要素、激活市场、激活主体,引导资源要素向品种选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集聚。 

      转载:智慧农业颜13264200058

      来源:智慧农业颜13264200058


To Top